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关于举办王凡研究员学术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20 | 发布人:科技处 | 阅读次数:

报告主题: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近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演变

主讲人:王凡

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3年9月21日15:00

地点:12号教学楼204报告厅

主办单位:海洋学院

参加人员:海洋学院相关领域教师与学生,全校有兴趣参会的师生。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专家简介:

王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兼任国际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计划(NPOCE)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气候变异与预测计划太平洋区域工作组(CLIVAR/PRP)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海洋与湖沼》主编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热带海洋环流与暖池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创新群体、973项目、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先后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要内容: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近海正在发生着多重变化。我国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和气候领域的十余位科学工作者,通过集成和分析最新的观测数据,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演变规律。研究发现,自195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面温度平均每十年上升0.10–0.14摄氏度,至80年代起明显加速。其中,东海增暖最快,冬季升温显著快于夏季。增暖趋势还引发了日益频发的极端高温事件,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平均强度均在显著增加,造成了珊瑚白化和渔业、养殖业的损失。中国近海许多区域在20世纪后半叶呈现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增暖和富营养化共同导致缺氧和酸化水域扩大。伴随着物理和化学背景的改变,中国近海的浮游、底栖、鱼类生物群落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以“小型化”和暖水物种北扩为代表性特征。21世纪以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努力下,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及其影响有明显缓解。

根据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增大,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近海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手段,更准确地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的演变趋势,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