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食品营养与加工技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于2025年1月被自治区发改委认定为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由北部湾大学牵头联合北海市海庆兄弟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共建。中心现有固定成员49人,其中正高级人员15人、副高级人员17人、博士33人。
一、目标定位
聚焦海洋食品资源可持续开发与高值化利用,支撑向海经济与海洋强区战略。重点突破加工技术对品质的影响、副产物综合利用、预制食品质量安全评价等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并培养高端产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食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
聚焦海洋食品产业升级与健康价值提升,应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革新生产体系,研发即食休闲食品、调理食品及适销系列产品,推动传统加工模式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型;解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机制,开发具有慢性病防控、精准营养干预功能的系列化功能食品,构建特殊人群定制化产品开发体系;创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虾蟹壳、鱼糜废弃物等资源的梯次利用,形成“加工-副产物-再生产品”循环经济模式。
2.海洋食品营养及安全性评价
针对海洋食品营养风味易劣变,质量安全监测落后,海洋食品安全事故常有发生的问题开展海洋食品精深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不良风味产生来源及控制技术、食源性安全因素产生机理。
3. 预制海洋食品研发及标准制定
围绕海洋预制食品工业化生产全链条开展系统性研究,只要包括基于消费群体差异化需求,构建即食调理食品精准开发技术体系;解析加工过程构效调控机制(生化酶变/活性保持/风味形成),建立标准化工艺规程与原料-包装-品质技术标准;研发智能传感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烹饪工艺参数机器可读化编程与自动化生产控制;构建加工-储运全程多维监测体系,建立基于风险因子迁移规律的安全性评价模型。